LoRaWAN簡介
LoRaWAN(Long Range Wide Area Network,長距離廣域網)是由LoRa聯盟推出的一種低功耗廣域網標準,定義了網絡的通訊協議和系統架構。該標準提供智能設備間的互聯互通服務,無需復雜配置,便于用戶、開 發者和企業靈活、快速部署物聯網應用,適用于低速率和小數據傳輸的應用場景。
技術特色
長距離
相對于Wi-Fi、藍牙和Zigbee等無線技術,LoRaWAN技術實現了更遠距離的覆蓋。在建筑密集的城市環境,覆蓋 范圍2公里左右;在密度較低的郊區,覆蓋范圍可達10公里。
低功耗
使用電池供電的LoRa終端,電池使用壽命可達10年,有效降低了用戶的使用成本。
免授權頻段
LoRaWAN使用免費的ISM頻段,包括433MHz、470MHz等,使用成本低。
大容量
一個LoRa網關可以連接成千上萬個LoRa終端。
自建網絡
用戶可以根據需要,自行搭建LoRaWAN網絡,無需運營商的介入。
網絡構成
LoRaWAN網絡由LoRa終端、 LoRa網關和物聯網平臺三個部分組成:
LoRa終端:負責采集溫濕度、二氧化碳濃度和水位等數據的終端設備,通過LoRaWAN無線技術向LoRa網關上報數據。
LoRa網關:用來在LoRa終端和物聯網平臺間傳遞信息的中繼設備。網關與物聯網平臺之間可以是以太網有線連接,也可以是3G/4G無線連接。
物聯網平臺:負責對LoRa網關轉發的終端數據進行處理及圖形化展示,并對網關和終端進行管理。
LoRa終端LoRa終端
運行機制
LoRaWAN網絡的運行機制如下:
LoRa終端入網。
LoRa終端向物聯網平臺發送入網請求,物聯網平臺對終端進行入網校驗,并向通過校驗的終端設備發送響應消 息。入網成功的終端,可以將收集到的終端數據信息(例如溫度、水位)上報給物聯網平臺。
LoRa網關將終端收集到的數據信息上報到物聯網平臺。
網關通過GWMP(Gateway Message Protocol,網關消息協議)對數據信息進行封裝,并將數據信息發送給物聯網平臺。物聯網平臺收到數據信息后解封裝該信息,并向網關回復確認消息。
物聯網平臺通過LoRa網關向終端下發控制信息。
物聯網平臺通過GWMP對下發給終端的控制信息(例如信道、發送功率)進行封裝,并將控制信息發送給網關。網關收到控制信息后解封裝該信息,向物聯網平臺回復確認消息,并將解封裝后的控制信息發送給終端。
no form by the id.
聲明:本文內容及配圖由作者撰寫及網上轉載。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學習之用,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,請聯系本站作侵刪。